“慧图”磁控胶囊胃镜系统
双向数字信号无线传输,近距离宽景成像和影像增强技术;创新软件识别与检索算法,图像智能识别和自动过滤。
氩气高频电刀
消化科专用高频手术设备,产品集结组织密度即时反馈技术、APC一体化、多操作模式可调、消化科专用内镜电切模式、双重安全保障设计等核心优势于一体,为消化科手术带来全新的操作体验。
内镜用送水装置
内镜用送水装置是一种内窥镜检查和手术使用的辅助装置,它具有定时、流量调节、故障报警、脚踏或按键启动等功能。它通过向体内、管腔、体腔或体内腔送水,冲洗组织以去除血液、排泄物和其它有机物质,以便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可视度。
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
通过摄像头近距离探视宫腔内组织,对孕囊、蜕膜组织清晰分辨,精准定位,定位清除,安全简便。
金山新闻2019-10-18
2019-10-18
人类每达成一项科学共识,都是从蒙昧迈向清醒的进步。多少人曾在黑暗中游走寻觅,努力尝试,只为在混沌的世界中寻找到智慧的光明。而有一群人,在一个名为“GERD”的世界中,已经努力了很久。今年9月初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年会上,就将这一群人的努力成果公诸于世。大会主会场金山科技精确的监测技术助力《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发布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牵头制订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的专家组由国内43名消化界及胃食管反流界的知名医学专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汪忠镐院士,吴继敏教授担任共识专家组组长。共识的确诊方法部分描述到:“反流监测(包括pH监测、pH-阻抗监测、pH-阻抗-压力监测等)被用于评估食管反流负荷,并明确反流事件与症状事件的相关性,是目前诊断GERD的金标准”。共识发布共识发布反流监测技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确诊方法写入《共识》,得益于国内反流疾病精确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山科技的pH阻抗和pH胶囊是中国唯一通过CFDA验证的GERD精确监测技术。一直以来,金山科技的反流监测技术都为GERD的临床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数据。近年来金山科技PH阻抗凭借2mm全球最细的导管直径、更稳定的信号传输、更精确的软件算法、GERD自动诊断功能等优化创新,获得了更大医疗市场份额。更大的诊断数据也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撑,为《共识》的权威发布做出贡献。金山科技pH阻抗金山科技精确的监测诊断技术,有力地降低中国GERD经验性的过度诊断和PPI的过度使用,改写了GERD初级诊断的历史,让反流监测技术成为了诊断GERD的金标准。金山科技全球的临床应用经验丰富和发展《共识》在GERD监测诊断技术的卫星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陈冬博士主讲了《反流监测在GRE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主题报告。陈冬教授在介绍了国内反流监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国外先进的临床应用经验之后,详细阐述了pH阻抗在反流参数上的全面性,pH胶囊更高的患者依从性以及更长的监测时长,并表示金山科技的pH阻抗是GERD诊断的金标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消化内科郑仕诚教授主持了卫星会,高度评价陈冬博士的演讲,同时对金山科技吸收国际先进的诊断经验,优化技术产品,提升中国GERD诊治水平的发展思路表示赞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消化内科郑仕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反流病科陈冬博士欧美国家是胃食管反流病高发地区,《共识》在大量分析国内的GERD临床样本之时,也充分吸收欧美的先进诊断经验。金山科技作为全球四家研发食道阻抗-pH联合监测的公司之一,其技术已经应用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先进的临床应用经验有力地助推了专家们在GERD确诊方法达成《共识》。金山科技与全球著名的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学术研究,并在DDW(美国消化疾病周)权威增刊"Gastroenterology"、英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期刊GUT、UEGW(欧洲消化疾病周)的官方杂志UEG Week上发表过关于GERD反流监测技术的重量级专栏论文。阻抗-pH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专栏文章此外金山科技还与国际知名学府联合举办了多届pH阻抗国际交流培训班,普及了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GERD临床技术诊断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国不断走高的GERD发病率的严峻形势提供了诊断技术上的参照和对策,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诊断GERD的技术手段,为精准监测工具成为诊断GERD更为科学和主流技术手段铺平了道路,为《共识》的发布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相信《共识》的发布,拉开了弥补我国GERD的医学普及和教育缺失和失衡的序幕,将有效地提高检查率和根治率。金山科技也将在《共识》的指导下,不断优化发展监测技术,同时也用更广泛更精确的临床监测数据丰富和发展《共识》,为全方位推动我国GERD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金山新闻2019-09-29
2019-09-29
近日,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莅临金山科技考察。令狐教授先后参观了金山科技展示大厅、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车间、医疗技术研究院,视察了以OMOM磁控胶囊内镜、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为核心的胶囊内镜系列产品,观看了pH阻抗、pH胶囊、氩气高频电刀、电子胃镜、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大型胸腹腔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系列产品,称赞金山科技为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令狐教授的金山之行是为中国消化内镜的创新发展而来,将推动企业与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医工结合,让产、学、研、用促进更多适宜技术的创新,助推民族内镜技术走向世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姜海行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陈进忠教授随同参加了此次考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右二)金山科技胶囊内镜系列产品多次助推中国消化内镜创新发展令狐教授手持姿态控制器对磁控胶囊进行控制,轻巧准确地把磁控胶囊从胃模型中的各部位灵活移动,即时变换胶囊的姿态,体验了姿态控制器对胃胶囊精确控制。令狐教授演示的手持磁控胶囊胃镜是目前世界上第三代胶囊内镜,它相比第二代机械结构间接传动的胶囊内镜,具有微型化、操作更灵活、动态范围更大、精准等特点。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右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陈进忠教授(右二)令狐教授称赞胶囊可控技术的创新大大降低了胃部疾病的漏诊率,肯定了创新的磁控胶囊胃镜技术的临床优势,推进了消化内镜技术的创新发展。在第三代胶囊内镜的基础上,金山科技研发出了具有全自动智能导航控制功能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即第四代胶囊内镜,该技术为全球首创。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强教授(右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陈进忠教授(右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姜海行教授(右五)令狐教授在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观看了智能导航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演示。该产品具有自主检查能力,胶囊机器人执行预期的胃部检查任务,全过程无人为干预,检查完毕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对检查的图像进行辅助诊断。令狐教授称赞了全自动磁控技术是消化内镜技术的重大突破,他对金山科技的智能技术能力充满信心,对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发展充满期待。中国的消化内镜要顺应着智能时代发展,既需要智能化应用的企业锐意革新,也需要临床应用研究跟上智能化的步伐,让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中国消化内镜事业。中国首个胶囊内镜在金山科技的诞生,是内镜技术的重大创新,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胶囊内镜技术上的长期封锁。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让创新的内镜技术在无痛无创无需麻醉的检查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改变了传统插管式胃肠镜检查耐受性差的历史,金山科技代表国产胶囊内镜在进口替代的征途上扬帆起航。磁控胶囊内镜的研发成功,第一次实现了胶囊姿态的可控,是胃部疾病检查的重大技术突破。与医疗机构开展医工结合,临床应用研究不仅将创新的胶囊可控技术转化,而且临床应用经验不断推进该技术的优化迭代。磁控胶囊内镜技术的发展,让胃部检查诊断的覆盖率、普及率大大提高,为中国胃癌早筛贡献力量。金山科技最新一代胶囊内镜——全球首台全自动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胶囊控制技术、胶囊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控制算法、双控制磁场技术、医疗大数据技术、并行异常检测算法的六大创新技术引领智能医疗技术方向,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地进行胃部检查,通过人工智能对检查的图像进行辅助诊断。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为未来实现活检、手术、施药等终极课题奠定了技术基础,在内镜技术的替代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是一次内镜技术上的革故鼎新。胶囊机器人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远程诊疗四位一体,胶囊机器人的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内镜技术智能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一次内镜技术智能化的时代宣言。金山科技的胶囊机器人代表中国的消化内镜最前沿的技术,将辐射和带动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促进智能化产业的生态链培育。这是一次人工智能为内镜产业赋能的示范案例。金山科技产学研用模式是胶囊内镜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参观了金山科技内镜全系列产品及内镜辅助设备后,令狐教授对金山科技在中国消化内镜事业发展上的创新贡献予以高度肯定,并表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将致力于促进与医疗企业医工共融,实现学会的“医教研”与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加强技术成果临床应用研究,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医疗技术人才,为中国的消化内镜技术赶超国外先进水平贡献力量。令狐恩强教授(左)在王金山(右)陪同下参观制造中心令狐恩强教授(左)在王金山(右)陪同下参观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王金山向令狐教授介绍到,“产学研用模式是金山科技的最强大脑,金山科技利用其6大基础研发平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医疗机构合作快速研发技术产品,实施多产品战略。”令狐恩强教授(左)与王金山董事长(右)合影由金山科技发起成立的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一年来参与了诸多列入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的项目。医学专家积极参与临床应用研究、技术优化改进,这为金山科技的产学研用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快了金山科技胶囊内镜系列产品的市场转化和升级迭代速度,也让该系列产品成为中国胶囊内镜技术发展的风向标。金山科技的产学研用模式不仅在国内深入开展,还布局全球。2018年11月首届全球胶囊内镜高峰论坛在金山科技举行,由金山科技牵头成立了全球胶囊内镜联盟,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中心临床应用研究、跨国医工结合。这让金山科技产学研用模式的先进性、优越性得以更大程度的释放,更让金山科技的技术成果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令狐恩强教授对金山科技“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予以高度评价,同时表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也致力于建立国际化的临床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引入国外先进的消化道疾病诊疗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将国产消化内镜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全世界。令狐恩强教授(左)与王金山董事长(右)合影
金山新闻2019-09-29
2019-09-29
9月5日上午,由重庆市慈善总会和重庆市慈善捐赠中心主办的2019“中华慈善日”捐赠活动隆重举行,活动中举牌的捐赠单位88家,累计捐赠金额达5。84亿元。重庆市领导,中华慈善总会领导,重庆市慈善总会领导,以及多家媒体单位出席了本次活动,重庆市副市长屈谦为活动致辞。在本次活动上,金山科技以医疗扶贫的方式向贫困地区的医疗机构无偿捐赠价值7000万的创新医疗设备,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在活动上发言介绍了捐赠项目的具体情况,副总裁吴俊良出席本次活动。金山科技以人类的健康为己任,用创新医疗技术助力慈善公益事业,书写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19“中华慈善日”捐赠活动会场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发言金山科技副总裁吴俊良出席捐赠仪式本次活动上,金山科技无偿捐赠了“胶囊内镜系统”和“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共计200台(套)的创新医疗设备,总价值达7000万元。捐赠的创新医疗设备将全面助力贫困地区医疗健康管理示范点建设,这是金山科技公益事业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中)一直以来,金山科技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以创新医疗设备提高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为指导思想,谱写了一曲创新的医疗扶贫之歌。近年来,金山科技跟随相关组织机构先后到贵州黔西县、新疆和田地区、云南施甸县进行医疗技术扶贫捐赠,向西安交大捐赠宫腔观察吸引系统,参与了多次社会公益活动。除了在国内积极开展公益事业,金山科技还向海外提供创新医疗技术的支持。公司跟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针对非洲地区开展了胃肠疾病诊疗创新技术项目的援建,建立了胶囊内镜操作培训中心,成为了国内医疗企业参与国际援助的典范。金山科技公益扶贫和援助,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都要归功于以“胶囊内镜系统”和“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为代表的创新医疗技术对全人类医疗健康事业的贡献。金山科技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胶囊内镜系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该系统设置的技术壁垒。胶囊内镜系统的消化道疾病临床检出率与传统内镜相当,且具有无痛无创无需麻醉的优势,这开启了胃肠疾病舒适化检查新时代。胶囊内镜技术多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是金山科技精心打造的一款集宫腔检查与直视吸引手术为一体的创新医疗设备。人流手术中直观探测宫腔,定点负压吸引,提高人流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写了传统人流手术盲吸的历史。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以《宫腔观察吸引手术技术操作规范专家共识》为指导,制定并实施“培训基地”服务标准,建立标准化宫腔直视人流模式,规范宫腔直视人流手术流程,积极促进直视人流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保护了女性生育力。除了捐赠创新的医疗设备外,金山科技还将培训受捐当地的医务人员使用设备,培养一批专业的医疗技术操作人才,让创新的医疗设备得到贫困地区更广泛地应用。金山科技将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结合起来,让创新技术更大程度地为全国老百姓的健康造福,让扶贫真正落地,将公益进行到底。金山科技集团捐赠价值7000万元物资(左二)金山科技的大爱善举,将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送到贫困地区,让创新的医疗技术把基层医院武装起来,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同胞享受创新医疗技术带来更舒适化的检查和更安全的生育力保护,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疗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金山新闻2019-09-29
2019-09-29
Headline 新闻速览 8月26日下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一行莅临考察了金山科技。在参观过程中,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与雷军董事长就大数据平台模式,智能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上探讨交流。重庆市渝北区区委书记唐川、副区长唐密等一同参加了此次考察,多家媒体对考察进行了报道。小米董事长雷军一行莅临考察金山科技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左一) 重庆市渝北区区委书记唐川(右二) 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右一)雷军参观金山科技医疗大数据、 物联网智能生态建设 雷军在王金山的陪同下,在金山科技展示大厅参观了胶囊内镜系列的OMOM磁控胶囊内镜、胃肠动力系列的食道阻抗-pH监测系统、手术能量系列的氩气高频电刀、电子内窥镜系列的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等全线产品组成的智慧诊疗方案。雷军首先对金山科技产品的医学专业性和技术含金量产生浓厚兴趣,称赞了金山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表示小米科技在智能硬件和电子消费品上正构建物联网智能生态,金山科技跟小米一样拥有前瞻性的战略意识,打造着智慧医疗的生态矩阵。雷军特别就金山科技全线产品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产品的智能化应用方面,详细咨询了王金山。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左一) 重庆市渝北区区委书记唐川(右一) 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前排中) 王金山向雷军介绍到,金山科技凭借二十年来在检查技术、手术设备、远程诊疗等领域全球市场布局,拥有强大的医疗数据搜集能力,拥有了全球海量病例数据库。金山科技对医疗健康市场进行精准细分,搭建了智慧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平台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处理辅助决策诊断,力求在智慧门诊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医疗物联网将全线产品构建成智能生态,实现了金山科技从医疗设备的提供到智慧医疗技术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右一)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中) 在听取王金山的介绍后,雷军对金山科技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实践高度赞同,同时表示单一的产品或传统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个人数据的系统化管理需求,只有采取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技术来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金山科技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抢跑式发展,相信可以抓住更多的市场机遇。雷军肯定胶囊机器人 对医疗智能化发展的带动作用 “如果说海量病例大数据的分析辅助诊断,是智能模拟医生对疾病检查图像的诊断过程,那么金山科技研发的目前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则是智能模拟医务人员对胃部疾病检查的操作过程。”王金山向雷军一行介绍到,“胶囊机器人目前正在2019智博会上展出,小小的胶囊机器人,在体外设备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艘无人驾驶的飞船游弋在胃部模型的各个站点,现场演示的胶囊机器人执行预期检查任务过程,完全无人为干预。” 微创精密的医疗技术实现自动化地检查,这让雷军一行为之惊叹,雷军详细询问了胶囊机器人智能技术的创新。“这是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采用胶囊内部传感器的智能感测技术、控制姿态感测技术,结合人体腔道图像深度学习技术和胶囊距离感测技术,形成腔道模拟图,显示胶囊在腔道中的位置和3D姿态,实现胶囊的实时定位。同时采用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根据胃部模型内部的状态,实时进行胃腔检查路径的智能规划,控制胶囊在胃腔里的运动轨迹。像这样的运用在胶囊机器人上的定位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均是世界首创。”王金山详细介绍到,“具有自主检查能力的胶囊机器人,将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操作压力,提高使用胶囊内镜技术进行胃部检查的覆盖率、普及率”。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右)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左) 智能精密的胶囊机器人,雷军对这个微小的大国重器高度称赞。雷军认为其在医疗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抓住这样的机遇,必须依托智能化配套产业链的发展,而金山科技领先的智能应用技术,将辐射和带动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小米也在深化智能化产业的生态链培育,积极推动智能化、机器人产业的高端人才学习交流,促进人工智能为制造业赋能。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右)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左)结语 物联网时代,医疗正在向精细化、智能化应用发展,这也是科技企业的机会。此次小米雷军一行的参观考察,是万物互联大数据与智慧医疗领域的一次亲密接触。智能技术研发和转化的经验分享,数据价值挖掘和数据平台管理的探讨交流,为大数据智能化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金山新闻2019-09-29
2019-09-29
Headline 新闻速览 2019年8月26日第二届智博会在重庆隆重举行,这是促进全球智能技术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13名诺贝尔奖得主、76名国内外知名院士、64名世界500强负责人等,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交流探讨。智博会平台将大大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二届智博会主会场 金山科技的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参会,自动检查胃部赚足眼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杨朝霞教授使用OMOM磁控胶囊内镜为受检者现场进行胃部检查,引来众多参观者围观。金山科技以胶囊机器人为核心,辅以食道阻抗-pH监测系统、氩气高频电刀、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等全线医疗产品组成金山智慧医疗生态,齐齐亮相智博会,智领全球医疗科技的新未来。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杨朝霞教授(前排中) 用OMOM磁控胶囊内镜为受检者进行胃部检查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6大革命性技术引领全球智慧医疗 智博会金山科技展区,小小的胶囊机器人,在体外设备的智能控制下,像一辆无人驾驶的飞船游弋穿梭在胃部模型的各个站点,现场演示的胶囊机器人执行预期检查任务过程,完全无人为干预。一直以来,医疗机器人因为涉及人体疾病诊断和健康检查,在运行的精密程度上的要求都远远超出其他行业的机器人水准,深入体内如此微小机器人,还能精确地控制姿态,这引来参观嘉宾的热切咨询和媒体的密集关注。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 金山科技的工作人员介绍参会来宾介绍到,这是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采用胶囊内部传感器的智能感测技术和胶囊机器人控制姿态感测技术,结合人体腔道图像深度学习技术和胶囊距离感测技术,形成腔道模拟图,显示胶囊在腔道中的位置和3D姿态,实现胶囊的实时定位。同时采用机器人智能控制算法,根据胃部模型内部的状态,实时进行胃腔检查路径的智能规划,控制胶囊在胃腔里的运动轨迹。像这样的运用在胶囊机器人上的定位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均是世界首创。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 在此之前的20年里,金山科技的胶囊内镜经历了3代产品的发展历程,“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是该领域革命性的第4代产品。全球首台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在胶囊控制技术、胶囊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控制算法、双控制磁场技术、医疗大数据技术、并行异常检测算法上的六大创新技术上引领智能医疗领域。胶囊机器人在实现对胃部疾病的自动检查,然后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镜像处理,验证胶囊机器人系统的有效性,实现对胃部早期癌症病变的筛查,达到对胃癌的防御与控制。同时利用远程诊疗技术,解决中小医院医疗技术难题,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从而实现胃癌早期筛查的普及及推广。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以胶囊机器人为核心的全线智疗阵列 践行人工智能的宏伟图景 金山科技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出以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品,辅以胃肠动力系列的食道阻抗-pH监测系统、手术能量系列的氩气高频电刀、电子内窥镜系列的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等全线阵列组成的物联网智能生态,导入二十年来积累的医疗和健康领域全球海量用户及大数据,通过对相关市场进行精准细分,搭建了智慧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实现医疗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远程诊疗数据分析,并在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决策诊断、智慧门诊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金山科技从医疗设备的提供到智慧医疗技术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金山科技展区金山科技展区结语金山科技以胶囊机器人为核心的智疗阵列在智博会齐齐上阵,体现了在智能领域强大创新力与品牌力。未来金山科技还有大型胸腹腔手术机器人等匠心智造的大国重器耀世登场,将充分发挥“医学AI引擎”作用,加强智能科技的全球战略布局,研究出更多的医生“助手”,共同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
金山新闻2019-09-29
2019-09-29
新闻速览 8月2-4日,“2019中国消化医师年会”在银川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主办,宁夏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 本次年会主旨是发展和提高中国消化医师的技能、维护中国消化医师的合法权益、推广学术交流、普及行为规范。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院长担任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分会秘书、北京朝阳医院郝建宇主任担任大会主持。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中国工程院沈祖尧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旻湖等领导为大会致辞。2019中国消化医师年会主会场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院长致辞 金山科技携OMOM胶囊内镜、磁控胶囊内镜、智能导航胶囊机器人、胃肠动力系列的阻抗-pH联合监测系统、手术能量系列的氩气高频电刀等全消化线产品阵列亮相大会,赚足眼球。由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院长主持的卫星会上,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发表了《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进展》的主题演讲,向消化领域的同仁们普及了胶囊内镜的发展历程,带来了该技术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金山科技展区张澍田院长主持点评了刘思德教授的学术演讲首个实现胶囊可控的中国内镜 以创新走向世界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在卫星会上发表《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进展》演讲时谈到,“金山科技的OMOM胶囊内镜于2005年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书,2010年姿态控制器成功地研发和注册,首次实现了胶囊在体内的可控”,同时高度评价了金山科技在胶囊内镜诊断技术上引领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为了关注胶囊内镜未来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动向,演讲回顾了胶囊内镜的发展历程,也唤起了在场嘉宾对胶囊内镜技术发展历史的追溯。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金山科技国内率先研发出的OMOM胶囊内镜,并于2005年第一个获得CFDA注册批准。为了对胃部无漏筛检查,金山科技成功研发了磁场姿态控制器并于2010年6月国内首个获得注册批准,与OMOM胶囊内镜(涵盖胃肠)相配套使用,从而实现对胶囊内镜的主动控制,成就了首个主动式胶囊内镜(磁控胶囊胃镜),这比同行业类似产品早了2年半。随后金山科技的磁控胶囊胃镜在2012年8月取得了欧洲CE认证,同年即销往阿联酋迪拜,成为国产磁控胶囊胃镜的第一笔国际贸易。 在国内,我国临床应用的传统消化内镜领域长期被奥林巴斯、富士等世界顶尖的日本品牌所垄断,金山科技革新性的可控胶囊内镜技术在“进口替代”的征途上浩浩荡荡;在国外,金山科技也作为中国可控胶囊内镜之先驱,开全球化市场布局之先河,并在海外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低功耗技术 为小肠无漏筛检查保驾护航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院长在主持卫星会点评刘思德教授的演讲时谈到,“金山科技不仅在胶囊内镜技术发展上起步早,在结合人工智能进行自动位置识别、相似图像过筛等前沿技术上也积极研发,这也让金山科技的产品在国内国外享有盛誉。更具突破性的是,金山科技的胶囊内镜在小肠检查的完整性上,也点亮了传统胃肠镜检查小肠始终无法探视的盲区”。张澍田院长主持点评了刘思德教授的主题演讲 张院长所提及的胶囊内镜对小肠的完整性检查,一直是困扰胶囊内镜业界的技术瓶颈。部分企业的胶囊内镜因为无法解决提升胶囊工作时长,降低胶囊功耗的问题,往往只能受困胃部一隅。低功耗技术作为胶囊内镜的核心底层技术之一,需要数十年研究和沉淀才能取得技术突破。只有在保证2帧/秒的拍摄频率基础上,才能降低因为漏拍造成临床漏诊的概率;只有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上,才能对肠道进行全面检查。 成立于1998年的金山科技是胶囊内镜底层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凭借在超低功耗集成电路的设计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该项目于2002年首次入列国家863计划。低功耗核心技术,让金山科技的胶囊工作时长大于8小时,其出色的续航能力,实现了小肠无漏筛的完整性临床检查。 正是金山科技的胶囊内镜在低功耗技术上的领先,公司产品已销往世界6大洲的8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0家用户医院,并得到了全球患者的好评。只有经得起多中心临床考验的硬核科技、匠心创造,才能充分证明了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水平创造出高端的医疗设备,为全球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结语金山科技的技术不仅起跑早,一直领跑前进。金山科技不断夯实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胶囊内镜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作为中国医疗的国家形象品牌,凭借全消化线阵列在临床应用上的良好表现,站在中国消化界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平台上,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医疗的技术实力,为提高世界人民消化道疾病和健康检查水准贡献力量。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江苏快3是集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微系统MEMS技术为核心,成立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获得多名专家支持,
先后承担了国家 “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数十项国家级科研计划,
拥有胶囊内镜、pH胶囊、pH阻抗联合监测系统、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妇科)、阻抗CT等数十项医疗器械产品。
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开发“微创、一次性、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高新医疗器械,
在医学影像、生化检验、有源植入介入器械、远程医学信息管理等领域广泛开展研究。